半导体行业的复苏并非全面繁荣,而是一场由AI主导的深刻变革,头部供应链企业的财报成为观察这一趋势的最佳窗口。
全球四大电子元器件分销巨头——艾睿电子、安富利、文晔科技和大联大控股的最新财报共同印证了一个明确趋势:半导体行业已确定性地进入由AI驱动的结构性复苏周期。
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(SIA)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1892亿美元,同比增长21.3%,连续多个季度保持强劲增长。这一宏观趋势在四家头部分销商的业绩中得到微观印证。
四巨头业绩:AI主导亚太地区高增长
四家头部企业的财报数据描绘出一幅清晰的行业复苏图景,其中AI相关需求成为最强劲的增长引擎,带动两大亚太分销商业绩持续高速增长,尤其是文晔科技更为强势。而艾睿与安富利的业绩则更多体现行业整体性的复苏节奏。
文晔科技第三季度营收3289.34亿新台币,同比增长26%,营业利润增长36%至56.6亿新台币。文晔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随着下半年情势逐渐明朗,加上AI相关需求持续升温,带动第三季的营收与获利均有显著成长;根据各主要云端服务供货商的数据中心扩建计划,AI基础设施投资动能可望延续,预期明年AI半导体需求仍将维持强劲成长趋势。
内容来源:文晔Q3财报展示;数据来源:Gartner, 2025/9, 2025/6
大联大控股在简报中明确将业绩增长归因于“生成式AI迅速发展”,带动AI及传统服务器、电源、PC、NB与内存等产品的迭代升级。其第三季度为2444.67亿新台币,同比降低5.6%,但其营业利润首次突破50亿新台币大关,达到53.5亿新台币,同比增长37.8%,并且创下历史新高。
艾睿电子第三季度营收77.13亿美元,同比增长13%。公司CEO指出:“两大业务部门都为稳健的营收和每股收益做出了贡献。”相比之下,安富利的增长更为温和,三季度营收58.99亿美元,同比增长5.3%。安富利CEO表示:“虽然不确定性继续影响市场,但对复苏的日益积极的迹象保持乐观。”
细分来看,安富利的亚洲消费市场、艾睿的美洲工业和企业市场都在增长,表明复苏是全球性和跨领域的。现有复苏复合周期规律特征:首先是由需求恢复和销量提升驱动,随后才是定价能力和利润率的全面修复。
共性揭示:复苏明显结构性分化
四家分销商的业绩共同揭示了一个关键现象:本轮复苏呈现出明显的梯队分化特征。
第一梯队:AI服务器及周边硬件(电源/存储)增长最为强劲。大联大控股直接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爆发,其营业利润率达到2.19%。文晔科技在亚太地区的高增长也部分得益于数据中心和AI硬件需求。
第二梯队:传统服务器/数据中心保持稳健增长。艾睿电子的企业计算解决方案业务销售额增长15%,显示传统IT基础设施需求保持稳定。
第三梯队:消费电子(PC/NB)温和复苏。文晔科技在亚洲市场增长9.9%,部分受益于PC/NB市场的温和回暖。大联大也提到PC/NB产品的迭代升级需求。
第四梯队:工业/汽车领域增速相对温和。从区域表现看,艾睿电子的美洲组件业务仅增长4%,安富利的整体增长相对平缓,部分反映了工业和汽车市场的温和复苏节奏。
风险预警:AI泡沫化与供应链集中度
最新数据显示增长势头出现细微变化。文晔科技与大联大控股10月营收均出现环比小幅下滑(月减5.97%和6.4%),尽管同比仍保持强劲增长且文晔营收为单月次高,但这提示市场在AI驱动的强劲增长主旋律下,可能出现季节性的正常回调或短期波动。
此外,库存问题仍需关注。文晔科技库存价值同比大幅增加47%,虽然这反映了公司对未来需求的乐观预期,但也存在库存积压风险。安富利和艾睿也出现了库存环比增加的情况,需要密切关注后续消化进度。
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样不容忽视。四家分销商在财报中均提到了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的风险因素。大联大此前曾指出,“由于关税及相关条款状况不明,下半年订单能见度不明朗”,点出了宏观环境的具体挑战。
结语
半导体行业的结构性复苏周期已经确立,但分化将成为新常态,AI与非AI应用之间的对比清晰可见。对于分销行业参与者而言,紧跟AI发展趋势、发挥供应链管理专长、开展技术增值服务,是在这一轮周期中取胜的关键。
不止于此,分销企业开拓更大机遇,好的推广渠道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IC交易网作为国内首批电子元器件交易线上平台,长期致力于推动产业链供需双方高效对接,助力广大元器件供应商展现优质库存资源。IC交易网推出“现货排名”、“订货排名”等服务,助力广大供应商在市场复苏之际,提升优质资源曝光,拓展商机。